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【跟著"紅色影視劇去打卡"】從《闖關東》到《晚霞中的紅蜻蜓》|紅專街老俄樓定格冰城百年風情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紅專街25-1號後樓,一座1927年建成的俄羅斯風格老建築靜靜矗立,歷史保護建築的銘牌訴說著它的百年沉澱。一樓戈雅咖啡的木質門扉後,老式木地板與油漆牆裙氤氳著舊時氣息,俄羅斯建築特有的細長門窗欞,定格著時光的痕跡。因紀錄片《晚霞中的紅蜻蜓》再度走紅後,這座隱匿於老街深處的俄式老樓,連同院內的丁香樹,成為哈爾濱新晉網紅地標,更成了承載城市記憶與光影故事的“天然攝影棚”。




讓這棟老俄樓煥發新生的,是哈爾濱籍導演苗萌。1982年出生的苗萌,父母都是風華廠科技工作者,童年在森林小學度過的時光,讓家鄉的一景一物都刻進了他的記憶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藝術系的他,在北京工作多年卻始終牽掛著故鄉。





2020年,苗萌執導的紀錄片《晚霞中的紅蜻蜓》斬獲北歐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,這部穿越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的作品,以“悠長而恍惚的夢境”質感,喚醒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,而紅專街25-1號後樓,正是這部紀錄片的核心取景地,這座老建築天然的俄式風情,完美復刻了老哈爾濱的生活肌理。“這個院子特別有哈爾濱的感覺”,苗萌在采訪中坦言,哈爾濱因鐵路而生、華洋雜處的百年歷史,藏在建築的一磚一瓦和人們的生活細節裡,而這座老樓正是這份記憶的最佳載體。

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7 秒